就業,就是外接式硬碟經濟發展的鏡子。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7月固態硬碟30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適時發佈大城市城鎮調查失業率數據,更好服務經濟社會發展。
      會議指出,保就業是政府重要職責,也是區間隨身碟調控必須確保的民生“下限”。會議確定,在繼續使用城鎮登記失業率指標的同時,由統計部門依法適時發佈大城市調查失業率數據,以更加全面動態反映失業情況,讓社會和公眾及時瞭解經濟社會發展態勢,使宏觀經濟決策更加“心中有數”,為促進比較充分的就業提供支持。
      失業率是評價一個國家或地區失業狀況的主要指標,目前國際上通行的衡量失業的指標有兩種,即登記失業率和調查失業率,此前作為官方數據正式公佈的失業率是城鎮隨身碟登記失業率。
      經濟數據和就業數據密切相關,從2002年以來一直保持在4%左右的城鎮登記失業率,與經濟波動周期性之間的一致性明顯偏弱。SD記憶卡因此,公佈更能真實反映就業狀況的調查失業率數據,可以為整體宏觀調控提供更準確的經濟參數。
      2014年城鎮新增就業將超1000萬人,這是六年來首次上調新增就業人數。保就業,是本屆政府的重要目標。中國實施調查失業率,對未來國家經濟目標的調控意義重大。
      城鎮新增就業的壓力主要來自兩個方面,一是新增大學生就業,另一個是農民工就業。今年的高校畢業人數高達727萬,比去年增加28萬,而截至今年6月底,外出農民工已經達到了1.74億,比上年同期增加了307萬。
      針對大學生就業,今年上半已經集中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鼓勵自主創業、發放小額貸款、配合落戶政策等優惠政策。與此相比,促進農民工穩定就業,則需要更多制度上的配合調整,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戶籍制度改革。
      就業和戶籍,一直就是被捆綁在一起的兩個問題。城鄉二元制度是在計劃經濟制度下將農民固定在土地上,而將與工業和商業有關的就業機會留給了城市。過去幾十年的經濟發展中,農民提供了廉價的勞動力,但卻一直沒有機會獲得本應享有的醫療、教育等社會福利。
      不僅如此,由於戶籍制度等障礙,在改革開放後的工業結構調整中,第三產業的逐步擴大雖然轉移了相當數量的農村勞動力,但是由於教育、社保體制跟不上,“農二代”仍然無法完全融入真正的城市生活,這不僅成為一個壓力不斷加大的經濟問題,也帶來了諸多社會問題。
      在最新公佈的戶籍制度改革新政中明確表示,這次戶籍制度改革一個大目標就是,要努力實現1億左右農業轉移人口及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鎮落戶,並且能夠逐步享受當地的基本公共服務。只有有了這樣的戶籍改革力度,才能實現就業以及今後產業結構和經濟結構的持續推進。
      因此,新一輪的經濟結構調整,除了要調整產業比例,更要在政策上對農民工做出更多傾斜,要引導勞動力進入服務業,就要在落戶和住房上實現真正的市民待遇。取消農業戶口與非農業戶口性質區分和由此衍生的藍印戶口等戶口類型,這不僅是保就業,更是對過去舊有經濟模式的一次徹底轉變。
      就業是民生之本,促進就業是安國之策。從這個角度來看,政府有勇氣公佈城鎮調查失業率,不僅表明政府為老百姓服務的誠意和保就業、促民生的決心,也意味著在就業政策的制定和執行上將更加公平和務實。(李曉丹)  (原標題:公佈調查失業率更顯社會公平)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vuwpj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